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

《穹頂之下》人紅是非多,環保焦點轉移成柴靜這個人

她教人愛中國 卻生美國人

中時電子報作者: 朱建陵╱綜合報導 | 中時電子報 – 2015年3月2日 上午5:50

網路時代、超過13億人口的中國大陸,沒有爭議的名人根本不存在,爭議越多越有名、越有名則影響力越大,並因此帶來更多爭議,中央電視台記者出身的柴靜,就走在這一條泥石滾動、越滾越大的道路上。

《穹頂之下》推出後,毀譽隨之而來,有人批她熬夜抽煙,對女兒危害可能大於霧霾;有人說她並沒有以身作則,開著4.0大排量的SUV;有人揭舊疤,批評她到美國生小孩、生個美國人;以及個人感情生活太過複雜等。

以女兒作為調查採訪的切入點是否符合新聞倫理,支持、反對者都有之。但有評論者說,《穹頂之下》已經是柴靜最冷靜的一次表現了。此前在中央電視台任職期間,柴靜的調查報導經常遭致「表演性過強」的批評。

現年39歲的柴靜,山西臨汾人,1998年到北京求學並發展,2001年進入中央電視台,2003年開始擔任「新聞調查」欄目的記者,並在處理「非典」(SARS)新聞時因多次與病人面對面採訪而走紅。

2013年年初,柴靜被大陸媒體爆出結婚的消息,根據後續媒體報導,柴靜在該年1月間懷孕、年底生下女兒。當時大陸網民的討論焦點是:教人愛國的柴靜到美國生下了美國人。

柴靜在2013年底出版自傳性作品《看見》,辭去央視職務。《看見》主要描述柴靜在央視10年的任職經歷,該書在大陸狂銷超過100萬冊。與柴靜在央視的經歷相比,評論者認為,大陸讀者更關心的是柴靜「這個人」。

開豪車與抽菸爭議 柴靜微博澄清
中央社中央社 – 2015年3月2日 下午6:14

(中央社台北2日電)央視前主持人柴靜製作探討霾害問題的「穹頂之下」紀錄片,引發大陸網友熱烈討論。面對有人質疑柴靜擁有豪車且抽菸,柴靜過去在央視主持「看見」節目的微博今天澄清,豪車沒開,不抽菸。

柴靜自行出資拍攝的紀錄片「穹頂之下」免費網路公開後,連日引起中國大陸網友熱烈討論,除了支持的聲音,也有人去挖掘柴靜的隱私。

有人在網路上批評,柴靜開4000c.c.的豪車,且抽菸多年,要柴靜說明容易導致胎兒腫瘤的最大惡習是什麼?還有人認為,柴靜在大陸全國兩會(全國人大、全國政協會議)前夕可以在官媒公開紀錄片,可見是上層授意,打算對「兩桶油」(大陸中國石油、中國石化)開刀。

柴靜以前在參與採訪、主持的大陸官方中央電視台節目「看見」時開設的「柴靜看見」微博,2日發出澄清,引用柴靜在紀錄片中演講內容說:「我們家有輛車,除了老人、孩子,機場、醫院,基本不開。」

這名在「柴靜看見」微博自稱小編的發文者又表示,「小編很負責任地說:1.柴靜不抽煙,要不就是戒菸30多年了 2.請看視頻(影片)41分19秒起,她說啦,家裡基本不開車,先生上班騎自行車還經常被占道。」

大陸知名維權律師徐昕也在微博撰文「向霧霾宣戰:是全民行動的時刻」說,批評柴靜的有兩批人:「撕咬的五毛,苛求的公知」。

徐昕指出,五毛,只需拔毛。若批評是為做得更好,可以接受。若柴靜做得不足,看見的人可接著做,但不必說風涼話,更不應無限上綱到轉移矛盾、迎合上意、沒批評黨國體制。「從我做起,從民間做起,推動政府行動。」1040302

柴靜掀自媒體熱 傳統媒體遜了
中時電子報作者: 記者洪肇君╱綜合報導 | 中時電子報 – 2015年3月3日 上午5:50
旺報【記者洪肇君╱綜合報導】

大陸央視前主持人柴靜選擇在網路首播大氣汙染紀錄片《穹頂之下》,過億的點閱率和微信朋友圈「刷屏」效應,讓大陸傳播學者省思,是否傳統媒體已走到了盡頭,另外,這樣亦表演亦講述的呈現方式,也改寫了新聞學的準則。

大陸微博數據,以「柴靜+霧霾」為關鍵字的內容閱讀量,24小時達到1.6億次,顯示「自媒體」傳播迅速、活躍。《穹頂之下》的影音內容,技術加主持人自白的演講方法、flash動畫、電影特效、資訊視覺化、無人機拍攝,最時髦的新媒體呈現方式,都給觀賞者帶來不一樣的感受。

傳統媒體在此次傳播遜色很多,1日上午發行的報刊幾乎都未提及柴靜事件,即使有,內容也遠遠落後於網路。

不少評論都認為,環保新聞在過去是相對晦澀難懂的硬新聞,但是柴靜在《穹頂之下》片中的視覺影像、演講方式,甚至把女兒的病情放入影片中,卻實現了相對的「可讀性」。
這樣的表述方式與內容,在大陸社群網站呈現爆發式傳播,衝擊「傳統新聞主義」,而且可能會改寫新聞學的純旁觀式表達方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